Logo

焦虑星球笔记【英国亚马逊心理学畅销排行榜TOP 1!风行33个国家和地区!现代人的克服焦虑生存指南!】

焦虑星球笔记【英国亚马逊心理学畅销排行榜TOP 1!风行33个国家和地区!现代人的克服焦虑生存指南!】

Metadata

Highlights

有了这种便利固然能给你一种自由,但却会以牺牲另一种自由为代价。我相信,今天的许多网友也会深有同感。塞缪尔在5月13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: 可是我的老天啊!这块挂在我身上的旧怀表虽然价值千金,可它愚蠢而幼稚,我实在受不了一整个下午坐在马车里把它握在手里当祖宗一般供着,还害得我没完没了地看时间,估计都看一百次了。有了它之后我还动不动就感叹:“我以前那么长时间没怀表是怎么活下来的?”不过现在我想明白了,这玩意儿就是个祸害,我决定下半辈子再也不戴这劳什子了。 — location: 672 ^ref-62058


有智能手机或Twitter账户的人肯定会联想到强迫行为。一刷二刷三刷……只为看上一眼。当这种看表刷手机的能力成了一种强迫行为时,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开始怀旧了,恨不得回到曾经那个无法看表、刷手机的年代。 — location: 677 ^ref-42162


我们往往每天都希望自己有更多时间,但这毫无用处。显然,问题不在于我们缺少时间,而更多地在于我们除了时间之外的一切都有过载之嫌。 — location: 706 ^ref-57345


按人类的尺度生活。集中精力做好我们尚有能力做好的少数几件事,而不是纠结于我们无能为力的上百万件事。不必渴望其他平行世界里的平行生活。 — location: 738 ^ref-26219


“网络是人类首次建立的自身所无法驾驭的东西,也是人类迈向混乱状态的危险之举。” ——Google前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·施密特 — location: 800 ^ref-32198


生命不仅意味着喜欢自己的工作,也意味着喜欢自己这个人。 — location: 960 ^ref-35131


练习节制。尤其是节制社交媒体。任何你喜欢的事物只要达到了不健康的沉迷程度,一律狠心节制。认真练习吧,让“节制”的肌肉更发达。 — location: 934 ^ref-32881


不要在网上查询症状,除非你之后想用七个小时说服自己你活不到晚饭的时候。 — location: 936 ^ref-51081


你可以倾听网络上的意见,但绝不要让一个草率武断的意见定义一个完整的人。 — location: 947 ^ref-37379


评分不代表价值。永远都不要用评分来衡量自己。要想人见人爱,你估计得做这个世界上最乏味的人。 — location: 957 ^ref-14568


不要因为上网而推迟吃饭或睡觉的时间。 — location: 961 ^ref-42570


但我们是人。我们可以抗拒舒适区的诱惑。我们可以拒绝幽居于一座小小的数字部落里。我们可以欣然接受完完全全、原原本本的生活。我们可以设法拥抱差异。是的,我们可能会碰壁、会混乱,但我们的优势正在于混乱。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做有意义的事。从这一点来说,网络应该是我们的盟友,而非敌人。网络所包含的是整个世界。 — location: 1004 ^ref-16225


各个平台就这样鼓励我们停留在舒适区,绝不越雷池一步。 — location: 995 ^ref-55067


我发现自己有自杀倾向后立即注销了Facebook……之后我开始感觉自信多了。我觉得吧,Facebook往往会展示人们最理想的一面。如今我在Twitter上只关注摇滚明星和@dog-rates,所以焦虑感少了许多。 — location: 1028 ^ref-38321

我们一直在塑造自己的人设,使它变得完美,从而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


在我看来,智能手机没必要“永远在线”,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我总是会抽出时间放下手机,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真实世界之上,而不是沉迷于虚拟世界。对我来说,自我控制是不被社交媒体吞噬的关键。 — location: 1083 ^ref-22121


网络时代鼓励选择和比较,但你万万不可这样对自己。“ — location: 1089 ^ref-539


要想有所改变,只盯着你想逃离的困境肯定是不行的。你得着眼于你向往的梦想之地。不要只是一味地惩恶,我们同时也要扬善。找到早已深埋于土壤中的希望之种,精心照料它,让它茁壮成长。 — location: 1163 ^ref-24396


请记住,新闻带给你的情绪与新闻本身无关,它只是你的反应。 — location: 1180 ^ref-33497


不要为你无法掌控的事而担忧。 — location: 1195 ^ref-48282


那就是改善或进步是一个接受的过程。只有接受现状,你才能改变它。你得学会不被恐惧所吓倒,不因惊恐而恐慌。你得学会改变你所能改变的,不因不能改变的而沮丧。 — location: 1211 ^ref-51923


时间是某种绝对不能浪费的东西,休息、睡觉和呼吸都叫浪费。我们被时钟、被灯泡、被闪着微光的智能手机所主宰,被我们后天习得的欲求不满、被永远的匮乏感所主宰。我们的快乐似乎就在拐角处,似乎通过一次购物、一次互动或一次点击就能轻松获得。幸福似乎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,它闪着微光,犹如隧道另一头的光明,可那里却是我们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彼岸。 问题在于我们天生就没法依靠人工光源生活,也没法跟着闹钟苏醒、伴着智能手机的蓝色微光入睡。我们生活在24小时不眠不休的社会里,但并没有24小时不眠不休的身体。 有些东西必须舍弃。 — location: 1279 ^ref-59348


我们受到的刺激越多,就越容易厌倦。 — location: 1358 ^ref-41251


一心多用会奖励大脑不集中注意力,从而形成一种多巴胺上瘾的恶性循环。此外,它还会无形中增加压力,降低智商。“这样一来,我们就不会因为持续的专注而获得巨大的回报;相反,我们只会因为完成了上千件看起来很伟大的小小‘糖衣’任务而获得空洞的奖励。” — location: 1418 ^ref-30373


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很少奏效的逃避行为。要想扑灭火,你就不能无视火,你得承认火的存在。要想摆脱痛苦,你就不能没完没了地吞咽、发推文或喝酒。痛苦就在那里,迟早得面对。你得面对你自己。这个世界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千万种,但你仍然只有一个大脑。 — location: 1682 ^ref-8755


接受自己的情绪。接受它们只是一种情绪的事实。 — location: 1740 ^ref-7009


活动身体需要智商。跳舞需要智商。体育运动也需要智商。可我们从学龄起就开始区分人,以确定他们属于运动型还是学术型——用电影《早餐俱乐部》里的话说就是“四肢型”或“大脑型”。然后,我们再来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,到底是做低薪体力工人还是做整天盯着Excel电子表格的高薪白领。不仅如此,我们的文化也有高低之分。在一般人看来,让人开怀大笑或血脉偾张的书就是没有发人深省的书有价值。 — location: 1790 ^ref-52822


“……想象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存在着冲突,这种冲突难免让人有锥心之痛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你有两条路可走。要么迎上前去直面冲突,设法做回真正的自己;要么后退,继续做那个想象中的自己,这当然只是一场黄粱美梦,最终总会落得梦破人伤的下场。” ——詹姆斯·鲍德温《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》 — location: 1856 ^ref-20856


天塌不下来。没什么好害怕的。 担心毫无用处,它不会改变任何事物。这世界依旧美好。我仍然可以遛狗。仍然可以欣赏大海的波澜壮阔,仍然可以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。 — location: 1943 ^ref-61967


媒体贩卖给我们的理念总结起来就一句话:如果努力做别人,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 — location: 1956 ^ref-21459


不要让陌生人对你的负面评价变成你对自己的负面评价。 — location: 2019 ^ref-42832


因此我们得小心自己的欲望,绝不能让它们在我们的心里侵蚀出太多空洞,否则快乐会一点一点流失,就像水从有漏洞的桶中流走一般。渴望意味着欲求不满。我们渴望得越多,快乐也就流失得越多。 — location: 2027 ^ref-24014


我们花大价钱买到了心爱的东西之后往往会心情低落。物欲很难满足,不是把心爱的东西买到手之后高兴一阵子就能消停的。因此我们渴望更多。就这样一直恶性循环下去。这个社会鼓励我们渴望只会让我们渴望更多的东西。 简言之,这个社会鼓励我们上瘾。 — location: 2046 ^ref-36088


每次浏览社交媒体,“我们总能看到新鲜的玩意儿,于是我们越发地觉得自己交游广阔(虽然只是在这个怪异、毫无人情味的网络世界里)。然后,我们的大脑释放奖励激素,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成就感。”但所有的成瘾效应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其实无异于镜花水月。正如丹尼尔·列维京所写的那样:“这是大脑低级愚蠢、追新猎奇的一部分在推动边缘系统(4),它产生的只是快感,不会使前额皮质产生像计划、安排这样的高级思维。” — location: 2093 ^ref-56166


如果整个星球都陷入集体性的精神崩溃,那么不健康的行为反而是主流。如果正常被视为癫狂,那我们只有敢于特立独行,敢于将现代文化中的实体垃圾和心灵残渣通通抛之脑后,做真正的自己才能找回理智。 — location: 2102 ^ref-20827


“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,发誓要努力赚钱,一定在35岁功成身退追求自己真正的爱好?可等他们到了35岁,却发现自己不仅背负着巨额房贷,还要供子女上学,养郊区的大房子,每家至少要两辆车。他们亦深信,如果没有高端红酒和昂贵的出国旅行,人生就毫无价值。那此时他们该怎么办?重回过去刀耕火种吗?当然不可能,他们会加倍努力,继续做牛做马,直到永远。” ——尤瓦尔·赫拉利《人类简史》(2011年) — location: 2128 ^ref-50061


不要以为你的工作大过天。伯特兰·罗素曾说:“精神濒临崩溃的症状之一,就是深信自己的工作无比重要。” — location: 2191 ^ref-5119


前进并不能因为它一路向前,就拥有天然的正确性。 — location: 2241 ^ref-52318


也可以上网。除此之外,图书馆也不仅仅意味着有图书。在这个世界上,只惦记着我们的人而不是钱包的公共空间已所剩无几,图书馆便是 — location: 2251 ^ref-48503


在这个世界上,只惦记着我们的人而不是钱包的公共空间已所剩无几,图书馆便是其中之一。 — location: 2252 ^ref-54342


很多人认为兴奋即快乐,可殊不知人在兴奋时必然心神不宁。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的安宁。” — location: 2292 ^ref-41500


感受每一个当下,忽略明天,抛却时间概念带来的所有忧虑、悔恨和恐惧。出门散步,心无杂念地只管散步。躺在床上,无须入睡,亦无须担心失眠。只在那里,静静享受甜蜜的简单快乐,心若止水,不念过去,不畏将来。 — location: 2302 ^ref-12607


接受不是为了认命,而是为了释放。 — location: 2378 ^ref-30828


天空和大海一样,都是我们的定心锚。它在对我们说:嘿,不必担心,这里有比你的生活更大的东西。是的,它就是宇宙。它是天地间的至美。有时,你可以视自己为一棵树或一只鸟,将自己融入伟大的自然秩序。你是宇宙间的神迹。你是虚无亦是万物。你是瞬间亦是永恒。你是不断运转的宇宙。 你做得很好。 — location: 2404 ^ref-42103


这世上有几十亿个世界,我们必须在其中找到我们喜欢居住的那个世界。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赋予它想象力,否则它永远不会出现。 同理可得,我们必须明白一点,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左右我们的情绪,但它终归不是我们的情绪。我们在医院里可以感受到宁静,在西班牙的悬崖顶上也可以感受到痛苦。 — location: 2452 ^ref-13642


不要尝试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,尝试本身就意味着理想的反面。 — location: 2504 ^ref-17138


不要被满天飞的营销广告说服,快乐不是商业交易。美国切罗基族的牛仔威尔·罗杰斯曾说:“太多的人拿着他们还没挣到手的钱,去买他们根本不想要的东西,只是为了在他们压根不喜欢的人面前炫耀。” — location: 2507 ^ref-23499


不要把自己生活中最糟糕的一面和别人生活中最光鲜的一面作对比。 — location: 2517 ^ref-24187


好好珍惜那些你一旦失去会无比怀念的东西。 — location: 2518 ^ref-25629


不要定义自己。不要以为你可以一劳永逸地确定自己的身份。哲学家阿伦·沃茨曾说:“定义自己有如自咬自齿。” — location: 2519 ^ref-47381


不要用他人对你的评价来评价自己。 — location: 2542 ^ref-1522


不要因为自己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而自责,这很正常。宇宙也是一团糟。银河成天四处漂移,漫无目的。你只是在和宇宙同步而已。 — location: 2545 ^ref-41617


允许自己失败。允许自己怀疑。允许自己脆弱。允许自己改变主意。允许自己不完美。允许自己抗拒活力。允许自己不像一支目标明确、离弦加速的利箭一样在生活中百折不挠,一往无前。 — location: 2552 ^ref-40582


尝试降低欲望。欲望是一个黑洞。欲望是一种匮乏。没有匮乏感,就不会有欲望。 — location: 2554 ^ref-62255


唤醒意识即解决方案。只要意识到自己的手正放在热炉子上,你就能把手移开。只要意识到现代生活中潜伏着看不见的鲨鱼,你就能设法远离它们。 — location: 2606 ^ref-49986


不要和别人比,那些从来不是你的人没有资格对你指手画脚,不要用他们的意见来评判自己。 — location: 2610 ^ref-13846


有一条多元宇宙理论认为,我们每做一个决策,就会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。有时,你只需少看手机十次,就能进入一个更美好的宇宙。 — location: 2612 ^ref-20867


不妨简化你的生活,将那些多余的杂物通通拿走。 — location: 2618 ^ref-8412


你已知晓什么最重要。显然,最重要的东西是一旦失去后你会无比怀念的东西。 — location: 2618 ^ref-60349


有时要想多体验它们带给你的快乐,你就必须削减其他的东西。你必须挣脱束缚。 — location: 2620 ^ref-28884


要想保护自己,首先你得知道什么东西不健康,否则你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。 — location: 2657 ^ref-36083


“下雨时,”诗人亨利·沃兹沃斯·朗费罗写道,“你所能做到的就是,让它下吧。”是的。让它下。让这颗星球就这样。你别无选择。不过,你得留意自己或好或坏的情绪。你得知道哪些方法能帮你提振情绪,并接受那些对你无效的方法。等你明白雨不过是雨,而不是世界末日时,一切就容易多了。 — location: 2697 ^ref-43304


正如极简主义代言人佐佐木文雄所说的那样,“拥有更少的东西才能真正快乐”。我第一次经历恐慌发作后,在最开始的几天只拿走了烟酒和浓咖啡。不过几年之后的今天,我终于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越来越多的过载。 生活过载。 — location: 90 ^ref-14430


选择虽无涯,可我们此生有涯。我们没法体验每一种生活,我们没法观赏每一部电影、阅读每一本书或游览这座星球上的每一处胜地。我们必须编辑如洪水一般涌来的选择,而不是被它吞没。我们必须找出对我们有益的,然后将其他的一一放弃。我们不需要另一个世界,我们所需的一切都在这里。 — location: 203 ^ref-39405


学习不再是为了学习本身,而是为了在将来谋得某种利益。这样一来,做人的乐趣便少了许多。我们本是会思考、会感知、会创造艺术、求知若渴的高级动物,学习本是我们了解自己、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。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它本身。它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罗列在简历上的证书和成绩要多得多。它是我们活在当下、享受现在的途径之一。 我 — location: 468 ^ref-60140


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Built with Flowershow Cloud

Built with LogoFlowershow Cloud